上海税收首破万亿:BAT进纳税百强榜
上海2015年税收首度突破万亿元大关。澎湃新闻获悉,2015年,上海市税务部门组织收入完成11230.4亿元,同比增长22%,首度突破万亿元大关。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税收收入...
上海2015年税收首度突破万亿元大关。
澎湃新闻获悉,2015年,上海市税务部门组织收入完成11230.4亿元,同比增长22%,首度突破万亿元大关。
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税收收入完成9886.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1.3%。其中,第三产业税收收入6665.6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7.4%;第二产业税收收入3218.4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32.6%。
当天,官方公布的纳税百强企业名单中,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762.03亿元的纳税额,在工业企业中位列第一,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交通银行以137.1亿元的纳税额,在第三产业企业中位列第一,浦发银行、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
金融业贡献增大,房地产企业排名大幅下滑
201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共缴纳税款1572.5亿元,同比增长13.2%,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占全市税收收入的15.9 %,占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总量的23.6%。第三产业纳税百强榜反映出上榜的三产企业对税收收入做出的突出贡献,税收贡献度由从去年的15.6%提高至今年的15.9%,也反映出上海市三产主导地位基本确立且发展势头良好。
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中,金融业企业占席最多,高达47席,较去年42席增加5席,共缴纳税款956.4亿元,同比增长36.8%,占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60.8%。
上榜的金融企业呈现 “三个增多”特点:
一是进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增多,由去年的5席增加到7席,其中“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继续高居榜首;
二是金融要素市场企业增多,由去年的3席增加到今年的5席,其中“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入榜;
三是银行业全国性业务总部增多,随着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国有四大行和商业银行纷纷抢滩上海,本次有7家全国性业务总部上榜,比去年增加2席,这些特点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紧密相连。
与之对应,房地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下降明显。房地产企业由去年11席减至7席,且排名大幅下降,都位于50名以后,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市经济对房地产依赖正在减弱,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商业企业由去年29席减至24席,且名次下降较大,前十位中由去年3席减至1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在榜单中的席位从去年的4席增至6席,互联网明星企业“百度(中国)有限公司”、“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成品油消费税政策增收助力两石化企业税收均超百亿元
2015年,上海市工业纳税百强企业共缴纳税款1744.7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17.6 %,占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总量的54.2 %。
工业纳税百强企业中,六个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占有重要地位,占59席,缴纳税收777亿元,占工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44.5%。受成品油消费税政策增收因素影响,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等2户企业税收规模均超百亿元。上海大众汽车和上汽通用汽车两家企业虽然受减产和去库存压力影响,税额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排名仍然靠前,分列第二、第五位。反映出上海市重点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贡献税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表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以“上海罗氏制药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上榜,缴纳税收17.2亿元,同比增长59.3%。有“上海电气电站设备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上海索广映像公司”等5户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上榜。反映出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和经济税源增长点的发展态势。
上海自贸区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多以来,发展迅猛,成效显著。
2014年上海自贸区企业在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中占10席,在工业纳税百强企业中占3席。2015年4月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扩区以后,入住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榜企业数量和规模大幅提升,今年在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中占53席,其中,34户企业为金融企业;在工业纳税百强企业中占11席。上述合计上榜64席企业中,28户企业为涉外企业,包括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等。这说明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推进改革创新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以及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协同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2015年第三产业税收排名前100位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