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介入调查险资 格力电器就安全了吗?
一心只想要世界爱上中国造的董小姐喜欢实体经济,对资本运作那一套虚虚实实的东西表示不感冒。所以当面临野蛮人有可能入侵的情况下,格力电器急急忙忙展开如下行动,全股份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弃车保帅请辞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每位员工每月加薪1000元,以及管理层在二级市...
一心只想要世界爱上中国造的董小姐喜欢实体经济,对资本运作那一套虚虚实实的东西表示不感冒。所以当面临野蛮人有可能入侵的情况下,格力电器急急忙忙展开如下行动,全股份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弃车保帅请辞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每位员工每月加薪1000元,以及管理层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
格力董明珠
这些举措表明格力电器在积极自救,但相较于前海人寿2天增持到4.13%,跃升为第三大股东,格力电器能动用的资金太少了,防御力弱弱的。
好在这个时候监管层出手了,痛批险资使用来路不明的钱举牌,从门口野蛮人变成行业强盗。本周保监会开展了实质性的行动,派驻两个检查组进入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
监管层的表态暂时冰冻住险资激进的脚步,解救了格力。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监管层的风向并没有改变格力电器骨骼清奇能赚钱的实质。格力电器账面上有近1200亿现金(现金+应收票据),高达6.5%的股息率,这些都足以令险资垂涎欲滴。
姚振华买格力只是看上它的钱
潮汕商人以低调赚钱著称,姚振华也是颇得此间真传,不声不响的增持股份。
如果不是深交所的问询函,前海人寿持有格力电器4.13%股份跃升第三大股东的事情还不会被市场知晓,姚老板还可以默默看着格力股价创新高。
但是深交所阻挡了姚老板的小算盘,发了一封问询函,要求姚老板解释解释持股格力电器是否超过5%,以及是否有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的计划。
在回复深交所询问的问函中,前海人寿表达了想当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者的愿望,没有介入格力日常管理的想法,并表示会根据12个月内的市场行情来决定增持或减持格力股份的情况。
另外,深交所的问询函还透露一个细节,格力电器想用珠海银隆这个黑骑士阻止门口野蛮人应该是有用的。从前海人寿持股格力的操作上来看,在2015年年报、2016年一季报、2016年半年报、2016年三季报,前海人寿持有格力电器股份的比例分别为1.14%、1.5%、1.5%、0.99%。现阶段前海人寿持股格力比例在4.13%,临近举牌线。
先减持后增持,姚老板的内心戏是什么?
简单来说,在格力电器拿出全股份收购银隆方案时,姚老板觉得股份要被稀释,持有格力股票不划算,果断出手减持。
但是格力全股份增持珠海银隆的方案遭到以当时第三大股东证金以及中小股东的反对,并购计划搁浅了。
原本这对格力而言算不上利好的消息,但是董小姐的个人效应太强大了,在股东会上一不小心爆发了点小情绪,格力这个略微挫败的收购方案火了,格力和董明珠双双上了热搜,成了全民话题。
看到这样的景象,姚老板又回来了,毕竟格力还是那个估值低、股息率高,自由现金流充沛的好投资标的。
估计董明珠内心的OS,这些增持以及想要举牌者看中的都是格力的钱。
虽然都在说野蛮人入侵,但是对于姚老板持有格力,市场也是有些惊讶的。因为前海人寿增持的时间点属于格力股价创高位的阶段。
当时,格力电器股价上涨、成交量放大,换手率也高达30%以上,市场以为是游资介入,这种追击涨停版的手法太像游资,大笔资金进入,买买买,买停。
但是买入格力的不全是游资还有想要学习恒大炒短线的姚老板。
前海人寿选择持股格力不超过举牌线,在行情中小赚一些。第一格力电器爱分红,管理层想要后续增持股份就更需要现金分红,第二万一格力的管理层要回购股份,这可是利好消息;第三,深港通要来了,低估值的格力电器将会受到追捧。
事实也的确这样,深港通开通的两个交易日,格力电器稳坐深港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之首。
回购股票是隐藏的杀手锏?
强势如董明珠,在银隆方案搁浅之后,曾表露过没有人愿意雪中送炭的柔弱。但是谁有资格成为格力的雪中送碳者。
收购银隆方案破产后,曾有中小股东发文章称,如果险资要举牌希望会是安邦。前海人寿增持格力电器股份逼近举牌线之后,有分析认为董明珠可以联手“明天系”肖振华这样的资本大鳄,或者是找喜欢当万年二股东的“中植系”。
险资诸如安邦首选是房产、银行这样具有战略性的行业。看看安邦的扫货的逻辑,首选地产类业务,无论是在海外狂买地标式酒店还是购买黑石集团的地产资源。
格力是很能赚钱,但是电器制造行业的战略价值相较于地产和银行就差了一些。再者说还有中国平安这样的标的没有被举牌,很多险资也在跃跃欲试。
话又说回来,这些也都不是格力电器或者董明珠心中的满意人选,借助资本是有代价的。现阶段险资已经不满足做财务投资者了,很多险资在思考的是如何介入举牌企业的日常管理,这是董小姐万万不能接受的。市场上早没有能像华润当年无条件支持万科那样的战略投资者。
对于引进投资者,董明珠多年前曾表示,“是谁并不重要,能带来怎样的资源,发挥怎样的活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来说财务投资者是难以进入董小姐眼中的,因为格力不缺钱。后者说格力不需要财务投资者,是财务投资者需要格力这个现金大奶牛。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格力账上趴着1000多亿,能不能拿来自救,通过回购股份来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
这个得先看下格力电器《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公司回购股票的条件。
第 3.2.3 条 公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本章 程的规定,收购本公司的股份: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除上述情形外,公司不进行买卖本公司股份的活动。
先别说回购股份需要经股东大会决议,单单就格力《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这四点,就表明了管理层难以进行回购操作。因为有可能遭遇野蛮人不属于上面四项中的任何一类。
在不修改章程的情况下,格力没法通过回购公司股份自救。修改章程,又要考验,股东同格力管理层能否一条心。
而且管理层回购股份基本上是按定额批准,比如10亿、50亿,这些钱对于格力电器增持来说远远不够。略显穷顿的格力管理层要拿什么拯救富裕的格力电器。
没有“长腿叔叔”庇护的格力
回顾格力电器的成长史可以发现,这是一家依靠自身发展起来的公司,就没有类似“长腿叔叔”这样的照顾型角色,除去管理层,很难说格力电器在发展过程中借助什么外力。虽然顶着“国有上市公司”根正苗红的帽子,但是,收到多少帮助,还是要格力电器自己说。
格力电器上市之后,曾有过两次被“刀下留人”的幸运。一次是面临“被卖”,一次是面临“被买”。两次救格力于水火之中的都是政策,说穿了就是也没什么大BOSS救它,只是格力等到了政策对它有利的时候。
10多年前格力的那场“父子之争”,因与母公司格力集团在专业化与多元化发展方向上意见相悖,格力电器差点被“亲爹”卖给了美国开利集团。
关键时刻,证监会的一纸文件救了格力。2005年4月,酝酿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在首批改制名单中,1996年上市的格力电器赫然在列。
根据股改方案,大股东在一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该规定等于变相冻结了格力集团出售格力电器的计划。
之后的故事就是朝着有利于格力电器的走向,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在朱江洪的主导下,格力电器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过多次增发、减持、转让和管理层激励,格力集团所持的格力电器股份从58%降至2010年的20%以下,截至2016年9月30日,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的占股为18.22%,仍为第一大股东。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格力电器形成了由国有股股东、战略投资者、基金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以及格力电器管理层等多元化的股东持股结构。
而格力电器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管理层持股比例低也带来另外一个隐患,面临着被野蛮人举牌的风险。
自从万科被险资举牌成为第一大股东。今年险资相继举牌了多家蓝筹股,中国建筑、伊利股份、吉林敖东,这是险资的“大跃进”年代。
而估值低,分红高、自由现金流充沛的格力是险资的菜。关于格力有可能会是下一个万科的股市预言,令格力警惕的盯着门口野蛮人。
现阶段来自监管层的风向,延缓了险资举牌格力的进度,但是只要险资能够证明自身举牌资金来源的合法性,监管层也没有办法。在低利率资产荒的时代,格力电器就是险资眼中的肥肉。
所以说,监管层的表态,格力只是暂时被救。如果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团队找不到可以关照格力电器的“长腿叔叔”成为战略投资者,被举牌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同心者同路,这对格力电器以及像格力这样股权分散且经济实惠的白马股来说是多么奢侈。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可以不欢迎资本,却无法拒绝资本。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