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QQ“黑历史”:马化腾当年想100万元贱卖
马化腾曾说腾讯经历了三道坎,第一道坎就是出售QQ。QQ的诞生完全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在当时腾讯,这只是一个小软件,而马化腾的初衷也只是用它赚点小钱。但不幸的是,刚刚诞生不久的QQ就遭遇了2000年的互联网...
马化腾曾说腾讯经历了三道坎,第一道坎就是出售QQ。
QQ的诞生完全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在当时腾讯,这只是一个小软件,而马化腾的初衷也只是用它赚点小钱。
但不幸的是,刚刚诞生不久的QQ就遭遇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所有互联网企业都面临严冬。腾讯也不例外。虽然2000年的时候,腾讯已经进行过融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和李嘉诚旗下的香港盈科公司各向腾讯注入了110万美元资金。作为交换条件,两家外资公司各获取腾讯20%的股权。
QQ用户的迅速增长却是所有人没有预料到的,1999年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OICQ)开通,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电话网互联。1999年11月,QQ用户注册数达100万。2000年4月,QQ用户注册数达500万。2000年6月,QQ注册用户数破千万。
高速增长的用户需要更高的运营成本,但是腾讯却没有变现的方法,只能继续烧钱,而互联网严冬的大环境,让所有的互联网投资者战战兢兢。
马化腾想卖掉QQ,以保证公司还能活下去。
马化腾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
2000年,QQ的团队找到了刚刚临时成立的联想投资筹备小组,结果报告都还没递到朱立南手里,下面的员工以看不太懂为理由,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马化腾找到网易,丁磊也没有看上,因为他当时更看好邮箱,他认为QQ技术含量太低,所以未果。
马化腾又找广东电信,谈价格时,广东电信只愿意出60万,马化腾最初还答应了,但当广东电信的人来办公室收拾桌椅板凳的时候,马化腾后悔了,于是没有卖。
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
马化腾曾经想把他的项目卖给中华网,但当时QQ的用户太少还不足百万级。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
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
为了养活QQ,马化腾和张志东都自己亲自做一些网站的小项目,包括深圳信息局的邮件系统。当时马化腾和张志东都自己亲手做网站,公司主页也是马化腾自己写的代码,并亲自调试一些小细节。但是这些小项目所带来的收入,仍然难以养活QQ。5个投资人又投入了50万,但这笔资金很快也用完了。
随着2000年下半年全球互联网行业的急转直下,风投的态度也开始摇摆不定。IDG投资完之后一直忙着为腾讯找下家。找过搜狐、新浪,他们都没看得上眼。当时任职搜狐的古永锵和冯珏都到腾讯看过,2001年春天,马化腾自己还去新浪见了王志东和汪延,但后来都没有消息。2001年初,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出于对腾讯未来没有把握,做出了撤资的决定。2001年,马化腾需要的只是几百万美元,上一轮融资的220万美元很快就花完了。钱主要用在服务器和带宽上。钱花得很轻松也很明确,但赚钱方向还没影,他们在计划书里含糊地写要靠网络广告和会员费。
兜兜转转之下,来自南非的投资公司MIH找上了门。MIH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网大为看中了腾讯的用户资源,当他发现中国所有的网吧都装有QQ客户端时,他知道这家公司有可能做成了不起的公司,最终MIH用超过2000万美元的价格拿到了32.8%的股份。这个价格已经显示出腾讯的价值,此时中国网络概念股在美国还是一片疲态,MIH对腾讯超过6000万美元的估值已经接近几大门户总市值。
2001年6月南非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MIH(传媒集团)从盈科数码、IDG及管理层手中收购腾讯46.5%的股份,花费3200万美元。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MIH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IDG转让了13%的股份,获利约1000万美元;收购后,IDG仍持有7%的股份。2004年腾讯公司在香港上市,照此计算,IDG在腾讯上收获6500万美元,是其最初投入的30倍。在IDG内部,当年卖掉腾讯股份被认为是一次“决策失误”。收购完成后,腾讯管理层持股46.5%。可以说,马化腾创业后的“第一笔重大收入”正来自于MIH支付的850.5万美元。接盘的时候,纳斯达克已经快要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