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虽火 小心受骗
微信朋友圈里销售商品的朋友越来越多,有卖衣服的、化妆品、手表的,什么都有,有些人还在微信里晒出了成交的记录、成交的通话信息,商品价格也十分诱人。微信本来是一个社交平台,现在各种微商混迹其...
微信朋友圈里销售商品的朋友越来越多,有卖衣服的、化妆品、手表的,什么都有,有些人还在微信里晒出了成交的记录、成交的通话信息,商品价格也十分诱人。微信本来是一个社交平台,现在各种微商混迹其中,不知道可不可信,不知有无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城区何女士
记者调查
近两年火起来的“微商”让人欢喜让人愁。喜的是有些人靠着微商创了业,愁的是目前的微商越来越不好做,不少微商坦言,现在微商越来越多了,良莠不齐,市场发展受阻。
笔者了解到,目前通过微商途径购物的群体不少,但他们也有过受骗的经历。据统计,微商诈骗主要有几种方式:一种是“空壳型”,微商根本不存在,以便宜的品牌商品为诱饵,要求先付钱,付完钱后人间消失;其次是“货不对板”型,给了钱之后,收到的货货不对板,要求退货时还被要求加钱,购物者可能再次被骗;第三种是针对有意加盟微商的准创业者的,要求先付钱成为经营某种商品的微店,交钱后对方便联系不上。不法微商为了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有些不惜制造假的成交记录,一些做海外代购的微商还“晒”出假的“身在国外”照片。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微商领域鱼龙混杂,有诚信的微商,也有不法分子借“微商”身份行骗,消费者购物时要擦亮眼睛。
记者点评
在“大众创业”的时代,微商的确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零成本创业途径,但需要正视的是,微商领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相比而言,“电商”目前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如有正规的第三方平台、第三方支付、投诉处理机制,行政监管也比较到位,有效压缩了违法行为的空间。而微商领域则是刚刚起步,靠“朋友圈”的熟人社会来建立诚信基础,相关监管几乎是空白,进入门槛几乎为零。
如何避免陷入“微商”骗局,笔者认为,除了消费者要认真辨别、谨慎购物之外,也要从加强“平台监管”和“市场监管”两方面认真应对。所谓平台监管,就是为微商提供平台的社交软件,应加强对平台内微商的监管,像“电商”一样加大对“微店”的监管,实行实名登记制、投诉制,确保一旦发生纠纷后可以立即追溯。其次,行政执法部门也要加大对“微商”这一新领域市场行为的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微商进行严厉打击,保护消费者权益。笔者建议,对于日益多发的微商领域纠纷,行政部门也应督促社交软件方加强“平台监管”,像“电商”一样,通过平台监管和行政监管的协同配合,共同规范好“微商”市场。